有这样一份调查:调查对象以工薪阶层为主,调查题目为:你需要什么样的音响?
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实在,很多人答曰:既要好,又要便宜。要好还得不贵?换句专业话说,要“:“性价比”最优的。看看前几年的市场,一个字:难!
老实话,在经历了“视频时代”之后,绝大多数中国百姓却被挡在了“音频时代”的门槛之外。原因不言自明:长期以来,国产音响已成为“低档音响”的同义词,尽管一些国内厂家也在“依葫芦画瓢”地模仿舶来货,但其产品不过是价格低一些,质量更低一些罢了。买国外品牌?档次是高了,但其价位同样“高档”,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,普通百姓岂敢问津?
一边是潜在的巨大的市场空间,一边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产品,中国的企业家难道对此视而未见吗?当国际音响市场根据各国音响产品特征,以“美国声”、“德国声”、“日本声”相称谓之际,偌大中国,难道真的没有“中国声”?
也正因为面对的是这样一种严酷现实,今秋的一项以“中国声行动”命名,旨在全面推动我国音响业发展的计划的启动,自有她特殊的意义。据报载,推出这一行动的深圳三诺电子有限公司一“出手”便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。其开发的“合成影院”通过技术革新一反传统音响格局,不仅声音达到了“真实的还原再现”境界,而且成本大大降低,上市价格最高的仅比一台VCD贵一倍。被舆论和专家们评价为“最适合中国老百姓消费心理及消费能力的音响产品”,且销势一路领先。
“中国声”先师告捷,但更可贵处是她的不囿于一己发展的号召性——国外音响如“先锋”、“健伍”等以知名品牌区分,而刚刚起步的“国内音响”则是一个概念,都差不多,在这个意义上,中国音响产品眼下一损俱损,一荣俱荣,联合起来打天下,用“大合唱”创出“中国声”才是理智的战略选择!也正由此,今年以来,联合的旗帜开始猎猎作响:3月,国内30余家音响生产厂家聚在上海,第一次明确地以“国货品牌”的主题昭示国人;10月,115家国内音响企业将逾千种产品在“第四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”上展示,有评论说,这一创纪录的展示昭示出民族音响业蓬勃的未来。
事实上,联合不仅仅是整体形象的需要,也是发展模式的需要。但无论怎样理解,中国的音响业至少在一个时期里靠的是大合唱唱出“中国声”。